手机看新闻

《淮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成果方案批后公布

来源:淮安市规划局 2018-11-08 09:26:00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指导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和轨道交通长远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指导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和轨道交通长远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2015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基础〔2015〕49号),其中明确了建设规划以线网规划为基础,提出近期建设方案,作为项目实施的依据。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地方政府实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对轨道建设申报条件及审批程序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明确。目前,淮安市城市集中建设区人口规模和经济条件达到了建设轨道交通的要求。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的通知》的相关要求,符合条件的城市应及时组织和科学编制线网规划,并将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开发时序、强度相匹配,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引导城市合理发展。

我市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于2016年启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完善,于2018年6月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论证。按照《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第十五条,“城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可以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单独编制有关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我局于2018年8月将《淮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最终成果呈报市政府审批,并于2018年9月获市政府批复(淮政复〔2018〕32号)。现将规划成果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章 总  则

第1条 规划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及江苏省公交优先发展理念,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支撑和引导作用,科学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建设,特制定《淮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 规划依据

本规划主要依据《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范(意见征求稿)》、《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编制和评审要点》等标准、规范。

第3条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市规划区、城市集中建设区三个空间层次。市域为淮安市行政辖区范围,包含淮安市区和涟水、盱眙、金湖三县;规划区包括淮安市区、淮安空港经济区;

城市集中建设区包括淮安高速公路环线以内以及南马厂、季桥局部地区的集中建设区域,苏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淮安工业园区集中建设区域,洪泽集中建设区域以及淮安空港经济区集中建设区域。

第4条 规划年限

根据《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结合淮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实际情况,本规划近期至2025年,远景至2050年。

第5条 规划理念

1、适度超前引领。采用客流追随型(SOD)与交通引导型(TOD)相结合的布局模式,服务已形成的客流走廊,同时结合城市空间发展需要,发挥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功能布局和稳定空间结构的作用,实现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良好耦合和健康发展。

2、统筹衔接整合。考虑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布局、城市中心体系、城市发展轴线的衔接,体现交通引导发展思想;依托轨道交通网络整合城市交通资源,实现交通系统整体效益化。

3、经济节约可行。因地制宜地提出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和发展计划,合理选择轨道交通线路敷设方式和系统制式。

第二章 客流需求预测

第6条 人口与就业岗位预测

根据《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2035年城市集中建设区常住人口达到266万人,流动人口23.94万人,就业岗位143.6万个;2050年城市集中建设区常住人口达到400万人,流动人口40万人,就业岗位208万个。

第7条 出行生成预测

2035年城市集中建设区居民出行率为2.7次/人•日,流动人口出行率为3.0次/人•日,出行总量790万人次/日;2050年城市集中建设区居民出行率为2.6次/人•日,流动人口出行率为3.0次/人•日,出行总量1160万人次/日。

第8条 方式划分预测

2035年公交出行比例为30.2%,小汽车出行比例为18.3%,慢行交通出行比例为49.5%;2050年公交出行比例为36.8%,小汽车出行比例为16.9%,慢行交通出行比例为44.1%。

第9条 客流走廊分布

分主要客流走廊、次要客流走廊两个层次。主要客流走廊分别沿淮海南北路、淮海东西路、翔宇大道、枚皋路和宁连公路,高峰单向断面客流量分别为4.8、5.0、4.4、6.6万人次/;次要客流走廊分别沿长江路、承德南北路、广州路、鸿海路、通甫路,高峰单向断面客流量分别为2.4、3.2、2.2、2.0、2.7万人次/。

第三章 轨道交通功能定位与必要性分析

第10条    轨道交通线网层次

包括市域轨道和城市轨道两个层次:市域轨道服务城市集中建设区与外围组团、重要交通枢纽之间的快速联系;城市轨道是城市客运系统的骨干,满足城市集中建设区主要客流集散点之间大容量、快速化的出行需求。

第11条    轨道交通线路功能

市域轨道服务城市集中建设区与外围组团、重要交通枢纽及周边卫星城镇之间的出行,作为主、副城通勤交通的重要方式,增强城市集中建设区的对外辐射力。

城市轨道作为城市发展的引导轴和组团联系的强纽带,承担城市空间拓展和结构优化的功能,支撑和稳定城市“双心三轴九组团”的空间结构。同时城市轨道作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承担城市公共交通的主骨架作用。

第12条    轨道交通发展目标

1、时空可达性目标“20-40-60”:城市集中建设区主城中心组团之间20内通达,与外围工业组团之间40通达,与市域其他集中建设区60通达。

2、方式结构目标“40-35-20”:城市集中建设区至外围组团、机场的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占机动化方式的40%;城市集中建设区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占公共交通方式的35%;城市集中建设区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占机动化方式的20%。

第13条    轨道交通发展必要性

淮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是响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的需要;是耦合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引导城市空间紧凑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城市交通转型发展,加快创建公交都市的重要抓手。

第四章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研究

第14条    轨道交通线网规模

城市轨道线网规模:结合综合交通需求分析法和服务水平分析法,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远景合理规模为120-180公里。

市域轨道线网规模:市域轨道串联的城市组团主要分布在外围区域,依据客流分析和城镇空间体系布局,远景合理规模为90-140公里。

第15条    城市轨道布局方案

基于“放射形+棋盘式”的架构模式,布设5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包括3条骨干线和2条加密线,线网总规模134.6公里。

1、一号线

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城市轨道骨干线,串联淮阴组团、淮海广场商业中心、运南组团、市行政文化中心和淮安高铁东站。

2、二号线

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为城市轨道骨干线,串联中心组团、淮海广场商业中心、水渡口商务金融中心、开发区组团、生态文旅组团和淮安组团。

3、三号线

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为城市轨道骨干线,串联淮阴组团、水渡口商务金融中心、市级行政文化中心、生态文旅组团和淮安组团。

4、四号线

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为城市南北向加密线,串联淮安站、水渡口商业商务中心、奥体中心和淮安组团。

5、五号线

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为城市南北向加密线,串联淮阴组团、开发区组团、淮安组团。

第16条    市域轨道布局方案

布设2条市域轨道线路,分别为S1线(含支线)、S2线(含支线),分别联系洪泽组团和白马湖旅游度假区、涟水城区和机场方向,线路总规模120.4公里。

第五章 轨道交通线网实施规划研究

第19条   轨道交通制式选择

按照客流规模及资源共享的需求,1、2、3、4、5号线为城区轨道网系统,建议采用运行速度80公里/的轻轨系统,可选择的范围有常规B型车、跨坐式单轨等中运量系统制式;S1、S2线建议采用运行速度100~120公里/的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可选择小编组城轨车型、中低速磁悬浮、单轨等。关于各线具体制式选择,结合建设规划阶段的深入研究确定。

第20条  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规模与布局

按照线网场段资源共享原则,结合线网建设时序制定淮安市轨道线网各线车辆段、停车场的功能和布局方案以及用地规模需求。

第六章 轨道交通建设用地控制规划

第23条   轨道交通线路用地控制规划

按50米控制轨道交通走廊用地,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批准后,建议对不够50米宽度的道路,有条件的调整规划红线宽度;无条件的可以对新报建的建筑物增大道路红线退让,以减少拆迁量。

第24条  轨道交通车站用地控制规划

综合考虑车站功能定位、车站形式、周边土地使用功能和交通系统等因素,提出一般车站、换乘车站和大型综合客运枢纽车站用地控制原则、控制指标要求和开发控制要求。

第25条  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用地控制规划

根据车辆基地规模大小与其所承担的检修工作量(综合检修基地、车辆段、停车场)确定其用地控制范围。按照满足检修工艺的要求,具备良好的水电通信外部供应条件,与外界连通便利,具备良好的地质、水文条件的原则,统一考虑设置厂、架修基地,每条线路原则上设置定修车辆段一处,承担本线车辆定修及其以下修程的检修及停放任务,线路长度大于20公里时宜增设一处停车场。

高清图片详情请见:http://ghj.huaian.gov.cn/ghgs/ghbzphgs/content/20181106092859_um7tsXAg.html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00
精彩评论

回复还可以输入100

大家都在看
    相关推荐

    帮你找房

    • 不限
      • 淮阴区
      • 淮安区
      • 金湖县
      • 盱眙县
      • 涟水县
      • 洪泽县
      • 开发区
      • 生态新城
      • 清江浦区
    • 不限
      • 30万以下
      • 30-50万
      • 50-80万
      • 80-100万
      • 100-150万
      • 150-200万
      • 300万以上
    • 我已经看过并同意《房天下服务协议》《房天下隐私权政策》
    相关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楼盘信息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信息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为准,请谨慎核查。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